在之前的文章中,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种战机的故事,例如歼16、歼15T等等四代半战机。今天,我们聊聊解放军部队中,承前启后的重要机型,那就是歼11B。歼11B战机的出现,结束了我国对俄式战机的依赖。同时,为之后的歼15、歼16系列战机的发展,提供了充裕的技术保障。今天,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。
我国歼7系列战机
首先,我们聊聊八九十年代的技术代差。截止80年代,欧洲各国、美国和苏联,主力战机已经先后进入了四代机时代。作为欧洲航空强国,法国推出了幻影2000战机。80年代初期,我国还曾经派出考察团,参观过幻影2000战机。截至目前,印度和我国东南某省,仍然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幻影2000战机。在80年代,美国先后推出了F14、F15、F16、FA-18等四种不同的四代机。
展开剩余84%目前,除了F14系列战机,全部退役之外,其他三种战机,仍在不断地推出改进型,例如F15EX、FA-18E/F-Block3、F16-Block70等等,大体上对标了解放军部队的歼16、歼15T、歼10C等机型。80年代,苏联作为超级大国,推出了米格29、苏27两种四代机。尤其是苏27战机,属于重型四代机。苏联、俄罗斯在苏27战机的基础上,进一步发展、改进。
侧卫系列战机,型号复杂庞大
先后推出了苏30、苏33、苏34、苏35等衍生型号,形成了庞大的侧卫战机家族。那么,同时期的解放军部队,战绩什么情况呢?在80年代,我国的歼10战机项目,刚刚开始启动,距离定型、批量生产,还有很远的距离。歼8系列战机的早期批次,刚刚开始生产,问题很多。这一阶段,我国正在努力改进歼7-2、歼7-3等改进批次。
与同时期的欧美苏战机相比,代差巨大。而且依靠我国当时的航空工业实力,短时间内,不可能迅速追赶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从国外进口先进战机,作为应急和过渡,成为了唯一的选择。80年代末期,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全面正常化。趁热打铁,1990年,我国从苏联订购了26架苏27系列战机,包括了苏27SK和苏27UBK。
我国进口了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
仅仅1年以后,昔日的“老大哥”分崩离析。俄罗斯继续履行承诺,1992年开始,向我国交付苏27系列战机。在整个90年代,我国分三批,从俄罗斯进口了76架苏27战机。截止1999年,70多架苏27系列战机,属于解放军空军的绝对主力,也是唯一能够发射中距弹的机型,虽然仅仅是R27半主动中距弹。
同一时期的东南某省,幻影2000、F16A/B,再加上IDF战机,四代机数量超过了300架,反而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数量、性能优势,这就是90年代末期的实际情况。仅仅依靠进口战机,不能完全解决问题。解放军空军规模庞大,进口战机数量有限。同时,全部依靠进口战机,容易受制于人。例如南亚某大国的苏30MKI战机,被俄罗斯军工吃了“20多年”,至今仍未摆脱。
歼11B系列战机,承前启后的重要型号
历经3年的艰苦谈判,我国终于从俄罗斯进口了苏27战机生产线。由俄罗斯提供关键零部件和雷达、发动机,我国开始自己组装、生产苏27SK战机。1998年,第一架国产苏27SK下线,被称为歼11A战机。歼11A战机,各方面的配置,与俄制原版苏27SK,基本相当。按照原计划,歼11A战机,准备生产200架。但是,实际上仅仅生产了100余架。
因为,对于苏27战机的各方面性能,解放军部队并不满意。第一,俄制雷达、电子系统的滞后性,连同时期的歼8H战机,都看不下去。第二,原版的苏27系列战机“死重”太多,严重限制了挂载能力。尤其是雷达和航电系统,苏27SK战机,使用了1部N001型雷达,采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,整个雷达,全重将近1吨。
歼11B系列战机,达到了300多架
最大探测距离,号称100公里。其实,最大截获目标的距离,在35—60公里之间。除了雷达之外,机载计算机的水平,也是一地鸡毛。苏27SK战机上的TS100火控计算机,每秒运算能力只有17万次。这是什么水平呢?美国70年代后期,F15系列战机的早期批次,火控计算机每秒运算能力只有35万次.请注意,我国生产歼11A战机,已经是90年代末期。
与之相比,美国F15系列战机上使用的美国APG-63系列雷达,整个系统全重只有250公斤。结合各方面的情况,解放军部队对于歼11A战机的各方面性能,并不完全满意。因此,原计划生产200架的歼11A战机,最终,仅仅生产了100余架。那么,俄罗斯能否帮助我国升级歼11A战机呢?答案是不能。
中期升级之后的歼11BG战机
首先,90年代末期的俄罗斯,自己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。截止2020年代,电子系统建设,仍然是俄罗斯的短板之一。第二,即便俄罗斯愿意帮忙,但肯定会开出“天价”。而且俄罗斯出口武器,喜欢留“坑”,这一点,我国和印度都深有体会。因此,对歼11A战机,进行全面升级改进,不能依靠俄罗斯,只能我们自己来。
21世纪初期开始,我国开始利用各方面的技术,对歼11A战机,进行了全面的升级、改进。例如机身很多部位,开始使用复合材料,进行了减重,有利于提升挂载能力。同时,采用了国产1493型平板缝隙雷达、国产的综合航电系统。2007年,歼11B战机定型。各方面的性能和配置,明显优于之前的歼11A和苏27SK战机。
我国进口了24架苏35S战机
以雷达为例,按照公开介绍,国产1493型雷达,最大探测距离150公里,能够同时追踪20个目标,并且打击其中的6个目标。按照国外媒体的分析,我国1493型雷达的综合性能,与美国APG-66V3、APG-70等型号的雷达,基本相当。不得不说,歼11B战机在我国属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型号。第一,摆脱了对俄制战机的进口依赖。
解放军歼16系列战机,数量众多
其次,为我国之后的国产侧卫战机发展,提供了各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基础。在2010年之后,歼11BS、歼15、歼16等战机先后定型,开始批量装备部队。与歼11B战机之间,都有很大的技术继承性。以歼15战机为例,最初期的项目代号,就是歼11C。
解放军歼20系列战机编队
关于解放军部队各种机型发展的一系列故事,还有很多。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,和大家慢慢聊。
发布于:河南省